《斷開,才能重新看見愛》
美國的家長跟台灣的很不一樣
有一件事情Grace覺得很值得學習
就是他們總是非常樂於當孩子的後盾
不管孩子想做什麼
他們都精神上鼓勵並且實質上支持
即使孩子想做的事情
跟他們的人生歷練不符
他們也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
盡最大的力不批評不阻止
孩子失敗了
也笑笑地讓孩子知道他盡力了
而且父母以他的努力為傲
當孩子長大之後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伴侶和朋友間
做彼此親密而又緊密的戰友
這方面好些傳統的亞洲父母就很不同
很多人這一生從來沒聽過父母說愛這個字
不只是這樣
這些父母更常挑出孩子的小毛病
對孩子批評嫌棄
貶低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少頂嘴
美其名讓孩子乖順聽話
卻不知道其實自己一手打造了孩子心中的缺憾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
因為自我價值感不夠高
只能不自覺的繼續去依附
那個告訴他們「該怎麼做」的聲音
即使他們不喜歡卻也不離開
若想做一些超乎這些聲音的價值觀認可的事情
來自父母或伴侶的「關心」
便會告訴你「你不行」
「你想做的事情超過你的能力」
「為什麼想要做這些有的沒的」
「你就是這麼莽撞不會想」
這樣的訊息
如果觸發了從前長期被灌輸的負面想法
會讓你自我懷疑 自我貶抑
進而裹足不前
留在「不舒適圈裡」
繼續做那個在身邊的人眼中合宜的人
而不是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或是至少可以處在讓自己舒適的環境
因為不快樂所以沒自信
因為沒自信
所以只好繼續依附在不快樂的地方
以為自己只配有這樣的處境
Grace其實很相信
每個人都有能力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沒有人能取代你自己
來為你決定你喜歡或不喜歡什麼
首先你必須放手讓自己單飛
不討好任何人
練習當完整的自己
而斷開這些支配並不是不在乎他們
而是改善和這些人際關係的契機
當你把自己培養成長
才能夠回過頭來以對等的態度
跟昔日以照顧者姿態對等的態度交流
等你有了自己的一片天
充實了足夠的自信
在情緒上能自給自足
不再仰賴任何人給你能量
這時可以回過頭來想
其實這些否定也可能是一種愛的表達
這種害怕你受傷的愛
被這些人包裝成批評
來讓你不去做他們自己覺得危險的事情
只是這種愛要千迴百折
歷經過很多人情世故後
才看得清楚透徹
明白後
下次再遇到這些聲音們
不用動氣吵架或是暗自受傷
笑笑的跟他們說
「我明白你會擔心我,但是,這是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知到我可以做得到」
如果只是因為愛而否定你
等到他們終究理解你的改變的那一天
他們會轉換自己迎上你